從被迫犧牲到主動選擇,學會真正的愛
—
我是小語,一個被恐慌症困擾的母親。我的生活充滿了無力感,無法照顧家庭,也無法好好陪伴我的自閉症孩子。家庭的經濟和責任全由丈夫一肩挑起,我感到愧疚,卻又無能為力。每當我看著丈夫疲憊的身影,內心總會湧起一股憤怒——這一切,都是因為我的母親當年選擇以人為方式離世,沒有堅持陪伴我成長,才讓我的人生充滿傷痛。
我對母親充滿憤怒,認為她的缺席讓我失去了被愛的機會,也讓我無法成為一個稱職的母親。這種憤怒像一塊沉重的石頭,壓在我的心上,讓我無法呼吸。我渴望透過家族系統排列,找到內心的平靜,解開這份糾結的情感。
排列開始:我看見自己的無助與憤怒
系統排列雪月老師,她安排了幾位代表,分別扮演我、我的孩子、丈夫,以及我的母親。當「我」的代表站在場域中時,她始終躺臥在床,與「孩子」的關係緊繃,而「丈夫」的代表則身兼母職,顯得疲憊不堪。
這一幕讓我震驚,因為它與我年幼時的家庭狀態完全相同——母親功能缺席,父親疲憊地支撐家庭,而我無助地感受這一切。我忽然意識到,我正重複著母親的模式,將自己的無力感投射到丈夫身上,讓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
場域的轉變:母親的道歉與提醒
當「丈夫」的代表表達無力堅持,也想躺下時,「我」的代表卻指責他不夠愛家庭,必須咬牙忍受,否則就和母親一樣,當年沒有堅持活著就是不夠愛這個家。這一刻,我看到了自己內心的信念:「承受痛苦和犧牲才是愛。」
排列師引導「母親」的代表對我說:「對不起,我不在,讓你受苦。但是你可以選擇,不用跟我一樣。」這句話像一道光,照亮了我內心的黑暗。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釋放,彷彿終於可以放下對母親的憤怒,也放下對自己的苛責。
關鍵轉折:選擇新的愛的方式當「我」的代表聽到母親的道歉和提醒時,她的能量開始轉變。她突然「醒來」,坐起身,第一次正眼看向「丈夫」的代表,驚訝地說:「你怎麼累成這樣子?」這一刻,我意識到,丈夫也在為我承受痛苦,而我卻一直用「愛=犧牲」的信念來要求他。
雪月排列師提醒我,愛的方式可以選擇,而不是透過犧牲來證明。這份覺醒讓我開始鬆動對「愛=犧牲」的執念,也讓我能夠與丈夫重新連結,不再透過痛苦來證明愛。
我的收穫與反思:這次排列讓我看到了許多原本忽略的問題:
1. 我一直在重複母親的模式:我無意識地模仿了母親在家庭中失能的模式,將自己的無力感投射到丈夫身上,讓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
2. 愛不需要透過犧牲來證明: 我一直以來都相信「愛=犧牲」,認為只有承受痛苦才能證明愛。這種信念讓我無法真正接受愛,也無法給出愛。
3. 我可以選擇新的愛的方式:我不需要透過犧牲來證明愛,而是可以選擇一種更健康、更自由的愛的方式。這種選擇讓我感到內在的平靜,也讓我的關係更加和諧。
未來的行動計劃:排列結束後,我決定做出以下改變:
1. **練習對自己說療癒語句**
每當我感到被忽略或傷害時,我會對自己說:「對不起,我知道你很痛苦。但你可以選擇,不用再這樣下去。」這份自我接納讓我感到被看見與理解。
2. **允許自己接納新的愛**
我會感受身體的變化,允許自己接納新的愛——不需要犧牲,也可以被愛。這種接納讓我感到內在的平靜,也讓我的關係更加和諧。
3. **與丈夫重新連結**
我會主動與丈夫溝通,表達我的感受和需求,而不是用「愛=犧牲」的信念來要求他。這種連結讓我們能夠真正理解彼此,也讓我們的關係更加穩固。
最後我的感悟:這次家族排列,像一場心靈的覺醒,讓我看到了自己、母親和丈夫之間的關係。原來,真正的愛並不是犧牲,而是選擇。我不需要透過痛苦來證明愛,而是可以選擇一種更健康、更自由的愛的方式。未來的路上,我會帶著這份覺醒,學會與生命和諧共舞。我知道,愛不需要撐下去,而是可以選擇留在關係裡,但不帶著痛苦。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,也是對丈夫和孩子的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