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榮從承擔的重量到父愛的力量

我是阿榮,家中的次子,也是一名裝潢師傅。從小,父親就是我心中的榜樣,他勤勞、負責,總是默默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。父親的愛讓我感到溫暖,但也讓我無形中承襲了他的責任感。當父親因病離世後,我自然而然地接過了他的擔子,成為家中的經濟支柱,照顧母親和大哥。

然而,隨著時間推移,我發現自己越來越疲憊。工作上,我總是猶豫不決,接案時缺乏自信,導致業務發展停滯不前。生活中,我背負著照顧母親和大哥的壓力,感覺自己像一頭拉著沉重車輪的牛,無法停下腳步。我開始懷疑:這真的是我該承擔的嗎?為什麼我總是感到力不從心?

排列開始:看見自己的疲憊與失衡

在朋友的建議下,我參加了家族系統排列,希望透過這個方式找到答案。排列師安排了代表,分別扮演我、母親、大哥,以及一個象徵「家庭動力」的角色。

當「我」的代表站在場域中時,他感到極度疲憊,最終躺倒在地。「母親」的代表心疼地坐在我身旁,但她看起來身體狀況不錯,似乎並不需要我的照顧。而「大哥」的代表則催促我快點起來,不允許我休息,顯示他並未承擔起應有的責任。

排列師指出,我過度承擔了家庭責任,而大哥則選擇逃避。這種失衡的家庭動力,讓我感到不堪重負。

場域的轉變:父親的肯定與責任的重新分配

接著,排列師安排了「父親」的代表上場。當「父親」的代表出現時,他嚴厲責備「大哥」的代表,要求他承擔起自己的責任。然後,他轉向我,給予我肯定與疼惜。

「我」的代表立刻奔向「父親」的代表,緊緊握住他的手,表現出對父愛的強烈依賴。這一幕讓我意識到,我對父親的愛是如此深厚,卻也讓我無形中取代了他的位置,承擔了不屬於我的責任。

排列師引導我:「母親和哥哥都有能力照顧自己,你無須過度承擔。」這句話像一記重錘,擊中我的內心。原來,我一直以來都站在錯誤的位置上,試圖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。

關鍵轉折:父愛的力量與事業的自信

「父親」的代表對我說:「你哥哥的責任他自己背,你不必幫他背。你好好去拚事業,爸爸相信你辦得到。」這句話讓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釋放,彷彿父親真的在對我說話。

接著,排列師安排了「客戶」和「利潤」的代表上場。當「利潤」的代表與「客戶」的代表牽手時,「我」的代表卻只敢拉著「客戶」的衣角,顯得膽怯和猶豫。「客戶」的代表感受到我的遲疑,逐漸想離開。

這時,「父親」的代表再次引導我:「我們有實實在在的技術,該盡心的就盡心,該賺的錢就好好賺。」這句話讓我逐漸穩定下來,我主動牽起「客戶」和「利潤」的代表,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。

我的收穫與反思

這次排列讓我看到了許多原本忽略的問題:

1. **我過度承擔了家庭責任**  

   我一直以為,照顧母親和大哥是我的責任,卻忽略了他們也有能力照顧自己。這種過度的承擔,讓我感到疲憊不堪。

2. **我對父愛的依賴影響了事業發展**  

   我對父親的愛讓我無形中取代了他的位置,卻也讓我失去了對自己事業的自信。我總是猶豫不決,不敢爭取應得的利潤。

3. **我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**  

   我應該回到弟弟的位置,只做自己該做的事,而不是試圖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。

未來的行動計劃

排列結束後,我決定做出以下改變:

1. **劃清責任界限**  

   每當我想要「幫別人扛責任」時,我會先問自己:「這是我的責任嗎?」對於不屬於我的責任,我會適時放手,讓他人學習承擔。

2. **建立自我肯定的習慣**  

   我會每天回顧自己的成就,肯定自己的技術與專業價值。我會主動向客戶表達自己的能力,讓客戶感受到合作的價值。

3. **與利潤建立正向關係**  

   我會接受「該賺的錢就好好賺」,因為我的服務值得享有這些利潤。我不再覺得付出是應該的,而是理所當然地獲取應得的回報。

最後的感悟

這次家族排列,像一場心靈的覺醒,讓我看到了自己、父親和家庭之間的關係。原來,父愛的本質是力量,而不是承擔他人的責任。父親的愛讓我學會了勤勞與負責,但也讓我無形中背負了過多的重量。

現在,我明白了:真正的愛不是犧牲,而是讓彼此都能成長與獨立。我應該放下過度承擔的責任,專注於自己的事業,建立自信與價值感。這是我對父親的承諾,也是對自己的期待。

父親雖然離開了,但他的愛永遠留在我心中。我會帶著他的祝福,勇敢面對未來,成為一個自信而獨立的自己。

相關課程